首页 >> 农业新闻 >> 不采,不食用!深圳发现蘑菇界“毒王”
详细内容

不采,不食用!深圳发现蘑菇界“毒王”

不采,不食用!深圳发现蘑菇界“毒王”

近段时间

广东天气温暖多雨

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

也是误采误食

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高发期

深圳发现蘑菇界“毒王”

白毒伞

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

在深圳市龙岗区发现了

毒蘑菇致命鹅膏,俗称白毒伞

它毒性极强

误食会造成严重的急性肝损害

误食死亡率达75%

“鹅膏”是野生蘑菇的一个类别

其中一些含有剧毒

致命鹅膏(白毒伞)

集中出现在2月~5月

常生长于阔叶林地上

其含有致命剂量的鹅膏肽类毒素

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.1mg/kg

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白毒伞

就可能被毒死

近年来

这种毒蘑菇已致多人死亡

是蘑菇界名副其实的“毒王”

广东常见毒蘑菇

目前

已知具有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

多达数百种

很多毒蘑菇的形态和可食用的蘑菇种类

非常相似

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

气味、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

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

严重危害生命健康

除了白毒伞

广东常见毒蘑菇还有

↓↓↓

01

灰花纹鹅膏是我国剧毒鹅膏种类之一,一般出现在每年的4月-9月,主要分布于广东、湖南等地。灰花纹鹅膏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,尤其是肝脏和肾脏。

02

裂皮鹅膏是剧毒无比的“伪装达人”,与灰花纹鹅膏并称“黑白双煞”,6月份生于阔叶林或者混交林地上。裂皮鹅膏有剧毒,对肝、肾等脏器毒性大,中毒患者病死率较高。

03

欧氏鹅膏是名副其实的“肾脏杀手”,在华南地区最早可在3月中旬出现。它的中毒类型为急性肾衰竭型,误食之后会有8-12小时的潜伏期,随后出现呕吐、腹泻等肠胃炎症状。

04


seo seo